游击将军怎么写好看:
游击将军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汉代始置,为杂号将军之一。武帝时有游击将军韩说。魏晋为禁军将领,与骁骑将军分领命中虎贲,掌宿卫之任,四品,隶中将军(领军将军)。十六国前凉、北燕亦置。南朝沿置。宋四品。梁天监六年(507)置左、右游击将军,十一班,原游击将军改游骑将军。陈四品,秩二千石。北魏、北齐置为侍卫武职。北魏太和二十三年(499)定为四品上。北齐员五人,四品上,隶左、右卫府。唐武德七年(624)置为从五品下武散官。宋初沿置,为从五品武散官。元丰改制罢。明镇戍军中置,位在参将之下,掌率游兵往来防御。
词语分解:
- 游击的解释 游动作战,从暗处打击敌人
- 将军的解释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“将”或“帅”3 将国际象棋中的“王”暴露在对方棋子前,以致如果不是“王”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,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4 ∶比喻给人出难题,使人感到难办他当众将了我一军,要我表演舞蹈
历史知识推荐:乡兵
①乡间民兵武装。北魏末年,地方豪强纷纷建立乡兵,以私兵、部曲为骨干,包括宗族、乡党、宾客等。西魏、北周建立府兵制,大量吸收地方武装,由大都督或仪同率领,使乡兵转化为正规军。隋初,北齐旧境及与陈接壤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