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大理寺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明迁都北京后于南京留置。设卿一人,右寺丞一人,司务一人,左、右寺正各一人,左、右评事各三人。隆庆三年(1569),革左、右评事各一人。品秩悉与北京同。无实际职掌。
词语分解:
- 南京的解释 1.古都名。 唐 安史 之乱, 玄宗 奔 蜀 。到 至德 二载,收复两京,还都 长安 ,遂将 蜀郡 改为 成都府 ,建号 南京 。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:“北地虽夸 上林苑 , 南京 还有 散花楼 。”2.古都名。 契丹 神册 四年葺 辽阳 故城建 东平郡 。 天显 三年迁 东丹国 都于此,升为 南京 。3.古都名。 契丹 会同 元年得 幽 蓟 十六州,升 幽州 为 幽都府 ,建
- 大理寺的解释 掌管刑狱的官署。 秦 汉 置廷尉,掌刑辟。 北齐 设大理寺,历代至 清 皆相沿。 明 清 与刑部、都察院为三法司,会同处理重大的司法案件。参阅隋书·百官志中、清通典·职官五。
历史知识推荐:缪虮
战国时燕将。善于用兵。荀子·议兵以他与齐之田单、楚之庄蹻、秦之卫鞅即商鞅并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