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音洞怎么写好看:
梵音洞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最东端。清许琰 《普陀纪胜》: “梵音洞山在正东境,面大洋……此山名青鼓磊,至洞口峭壁危峻,石色青黝,高三四十丈,徒劈两岩如门洞然,深广百余丈。海潮入洞激荡有声,如龙虎啸吼,雷霆怒兴,听者悚栗”。康熙三十八年 (1699) 御书 “梵音洞” 悬洞额。
词语分解:
- 梵音的解释 1.梵呗。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·经师论:“咏经则称为转读,歌讚则号为梵音。” 唐 宋之问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:“梵音迎漏彻,空乐倚云悬。” 明 何景明 再至寺诗:“古壁栖金象,花宫出梵音。” 清 袁于令 西楼记·捐姬:“听松风梵音,偶来萧寺,看他疏写千张纸。” 李涵秋 广陵潮第六七回:“一面命小和尚替太太们点齐香烛,请大家拜佛。霎时鐃鈸叮当,梵音高唱。”2.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。亦
- 洞的字典解释 洞 dòng 窟窿,深穴,孔:洞穴
历史地名推荐:文化镇
1在重庆市梁平县北部,北邻四川省。面积35.8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螺蛳店,人口2200。原名螺蛳店。清朝年间,因建乡于文庙内,故取名文化乡。1966年为赤卫公社。1981年复名文化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