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下铜驼怎么写好看:
洛下铜驼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荆棘铜驼”。表示战乱后的荒凉景象。宋 陈人杰《沁园春.南金又赋无愁》词:“洛下铜驼,昭陵石马,物不自愁人替愁。”
词语分解:
- 洛下的解释 1.指 洛阳 城。 南朝 梁 刘令娴 祭夫徐悱文:“调逸 许 中,声高 洛 下。”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:“ 山西 老将诗无敌, 洛 下书生语更妍。” 明 王世贞 明佐游梁无资作歌见援聊此奉复诗:“吾家弱弟惭小落, 洛 下东西两间屋。”2.复姓。 汉 代有 洛下閎 。见汉书·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。
- 铜驼的解释 亦作“ 铜駞 ”。1.铜铸的骆驼。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。 晋 陆翙 邺中记:“二铜駞如马形,长一丈,高一丈,足如牛,尾长三尺,脊如马鞍,在 中阳门 外,夹道相向。”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·物异:“ 汉元帝 竟陵 元年, 长陵 铜驼生毛,毛端开花。” 元 萨都剌 梅仙山行:“ 咸阳 秋色压宫树,金人夜泣铜驼悲。” 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<鹿樵纪闻>有感题长句六句之一诗:“铜驼堙没宫门草,金狄
历史典故推荐:皮相之谈
皮相:只从表面上看。形容肤浅的言谈见识。钱钟书谈艺录.四:“焦理堂(循)诗文相乱云云,尤皮相之谈。” 见“皮肤之见”。朱自清经典常谈·诗第十二:“钟嵘说他‘源出于小雅’,似乎是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