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所向披靡 |
释义 | 所向披靡历史典故 所向披靡怎么写好看:
所向披靡历史词典解释所向:指风所吹到的地方。披靡: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。比喻力量所达到之处,敌人望风溃散或一切障碍皆被清除。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于是项王大呼驰下,汉军皆披靡。”《晋书.景帝纪》:“乃与骁骑十余摧锋陷阵,所向皆披靡。”《太平广纪》卷一九一引《谭宾录》:“唐太宗征辽东,驻跸于阵。薛仁贵著白衣,握戟橐鞬,张弓大呼,所向披靡。”亦作“所向皆靡”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三○二引《东观汉记》:“〔贾复〕于是被羽先登,所向皆靡。诸将皆服其勇。” 主谓 风吹到的地方,草木都倒伏。比喻力量所到达的地方,什么也阻挡不住。语本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于是项王大呼驰下,汉军皆披靡。”蔡东藩《清史通俗演义》40回:“沿途遇着几处埋伏,统由海兰察冲散,怒马直入,所向披靡。”※靡,不读作fēi。△褒义。多用于军事方面。→所向无敌 无往不胜 攻无不克 ↔望风披靡 溃不成军三战三北。也作“所向风靡”、“所向皆靡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新硎初发庄子•养生主:“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