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纲怎么写好看:
都纲书法图片
都纲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管理佛教事务之僧官。金朝设于各州郡,掌领州郡之僧众,理决僧尼词讼。元朝设于县,为各县都纲司之长官,掌理僧尼词讼。武宗至大四年(1311)二月,仁宗登极,下令罢各级僧司衙门,废僧官,遂废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复置,为各府僧纲司之长官,府各一人,从九品,设官不给禄,颁发度牒。掌钤束一府之僧人。清沿明制,品秩未入流。例由礼部拣选通晓经义之僧人充补,移咨吏部注册。
僧官名。金设于州,理决僧尼词讼,三年一任。元代于县设都纲司,有都纲,位在僧正之下。明清时于府设都纲司,主官有都纲,秩从九品,管理府内僧人。其佐职为副都纲,秩未入流。
词语分解:
- 都纲的解释 西藏 喇嘛的诵经室。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:“其大剌麻坐牀者四人,曰西勒图,其诵经室曰都纲。”
- 都的字典解释 都 dū 大都市:都市
- 纲的字典解释 纲 (綱) gāng 提网的总绳
历史官职推荐:宿卫队主
官名、北魏置。负责宫廷守卫的较低级军官,统率羽林、虎贲等宿卫军士,有时亦执行其它任务。魏书·彭城王传: “世宗诏宿卫队主率羽林、虎贲,幽守诸王于其第。”参见“队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