齿德俱尊怎么写好看:
齿德俱尊书法图片
齿德俱尊历史词典解释
齿:指年龄。尊:高,大。指年岁大,品行高。语本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天下有达尊三:爵一,齿一,德一。”
主谓 年岁大,品行好。语本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天下有达尊三:爵一,齿一,德一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106回:“当日我见尊大人时,因尊大人齿德俱尊,我是称做老伯的。”△多用于形容人的品性方面。→年高德劭
词语分解:
- 齿德的解释 1.孟子·公孙丑下:“天下有达尊三:爵一,齿一,德一。”后用“齿德”指年龄与德行。 宋 魏了翁 古今考:“满千钱者升之堂上,不则退之堂下,惟商财贿,毋问齿德。” 明 许自昌 水浒记·投胶:“一方保正,喜今日共推,齿德皆尊。”2.年高德劭。 明 瞿佑 归田诗话·锺馗图:“予视先生犹大父行,而先生不以齿德自居。” 清 方苞 万季野墓表:“惟余不与,而 季野 独降齿德而与余交。”3.指年高德劭的
- 尊的解释 尊 zūn 地位或辈分高:尊长(zh僴g )
历史典故推荐:进德修业
谓提高道德修养,进修学业。宋陆九渊与刘深文书: “大抵为学,但当孜孜进德修业。”●易·乾·文言: “子曰: ‘君子进德修业。” 孔颍达疏: “德谓德行,业谓功业。欲进益道德,修营功业,故终日乾乾匪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