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百瓮齏历史词典解释
宋·赵与虤《娱书堂诗话》卷上:“旧传一贫士死,见阴吏,为言‘当再生,汝有三百瓮齏禄未尽。’陆放翁《病愈》绝句云:‘镜中无复旧朱颜,一笑衰翁乃尔顽
词语分解:
- 三百的解释 论语·为政:“子曰:‘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无邪。’” 刑昺 疏:“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,内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数。”后以“三百”指代诗经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·明诗:“三百之蔽,义归无邪。” 清 姚鼐 <敦拙堂诗集>序:“文士得三百之义者,莫如 杜子美 。”参见“ 三百篇 ”。
- 齏的解释 齏 jī 见“齑”
历史典故推荐:芹曝之献
形容所进献之言或物微不足道。常用以自谦礼薄或意见价值不大。列子.杨朱记载,从前有一人向村里的豪绅称赞水芹如何如何好吃。豪绅取来一尝,只觉得口里发涩,肚子难受,没有任何美感。春秋宋国有一农夫常穿乱麻絮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