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尺高髻怎么写好看:
一尺高髻历史词典解释
《后汉书.马援传》附《马廖传》:(廖)上疏长乐宫以劝成德政,曰:“……长安语曰:‘城中好高髻,四方高一尺;……’斯言如戏,有切事实。”
东汉时,长安有谚语,嘲讽长安妇女喜欢高绾发髻,影响外地人纷纷仿效。其意在讽谕统治者应注意上行下效,政策的得与失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。后用为咏妇女发髻之典。
唐.刘禹锡《赠李司空妓》:“高髻云鬟宫样妆,春风一曲杜韦娘。”陆龟蒙《古态》诗:“古态日渐薄,新妆心更劳。城中皆一尺,非妾髻鬟高。”
词语分解:
- 一尺的解释 1.表度量。十寸为一尺。庄子·天下:“一尺之棰,日取其半,万世不竭。” 汉 刘向 说苑·辨物:“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,十分为一寸,十寸为一尺。”水浒传第八四回:“原来那 天山勇 ,马上惯使漆抹弩,一尺来长铁翎箭,有名唤做一点油。”2.形容极短或极宽,多含夸张之意,非实指。韩诗外传卷七:“ 子贡 曰:‘两国搆难,壮士列阵,尘埃涨天。 赐 不持一尺之兵、一斗之粮,解两国之难。’” 汉 赵晔 吴越春
- 高髻的解释 高绾之发髻。后汉书·马廖传:“ 长安 语曰:‘城中好高髻,四方高一尺。’”
历史典故推荐:吊丧问疾
向有丧事者和有疾病者进行慰问。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:“荀彧可使吊丧问疾,荀攸可使看坟守墓。”也作【吊死问疾】。史记.伍子胥列传:“伍子胥谏曰:‘句践食不重味,吊死问疾,且欲有所用之也。此人不死,必为吴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