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务参领怎么写好看:
印务参领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清代八旗都统衙门之属官。又称协理事务参领、印房参领。雍正十三年(1735),省左、右司掌关防参领设。乾隆元年(1736),复定员额,满洲旗各二人,蒙古旗各一人,汉军旗各二人,共四十人。各于本旗参领内选充。掌章奏文移、档案、印务之事。
词语分解:
- 印务的解释 旧指官署的印信和职务。 明 汤显祖 南柯记·卧辙:“印务俱已交盘了,看黄金印文边角全,文书查交仓库盘。”儒林外史第八回:“ 南昌府 前任 蘧太守 ……年老告病,已经出了衙门,印务是通判署着。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:“ 两湖 督宪奉了上諭,调补 两江 之后,便料理交代,这边的印务是奉旨交 湖北 巡抚兼署的。”
- 参领的解释 1.参与领导。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中:“自艰难以来,始用宦者监军,此曹止可委宫掖事,兵要政机叵使参领。”2. 清 武官名。满语为甲喇章京。满、蒙、汉八旗及护军营、前锋营等皆置有参领,位在都统之下,佐领之上。参阅清文献通考·职官十。
历史知识推荐:吴峦
?—944 五代时郓州卢县今山东茌平西南人,字宝川。后唐时,为大同军节度判官。石敬瑭勾引契丹入境,过云州,节度使沙彦珣被虏,军士推主州事。后晋石敬瑭称帝,割幽蓟十六州于契丹,他率将吏闭城拒降,坚守七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