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三台五马 |
释义 | 三台五马历史典故 三台五马怎么写好看:
三台五马历史词典解释三台:星名,谓上台、中台、下台,共六星。也作三阶、泰阶。这里指尚书(中台)、御史(宪台)、谒者(外台)。五马:用五匹马驾车,指太守。原指居三台或太守之位,后比喻达官显宦。语本《晋书.天文志上》“在人曰三公,在天曰三台”;《玉台新咏.日出东南隅》“使君从南来,五马立踟蹰”。清.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二十二首:“足下三台五马,宦成之后,亟宜白首同归,早践结邻之约。” 并列 三台,上、中、下三台,共六星的名。此指尚书(中台)、御史(宪台)、谒者(外台)。五马,出门乘五马拉车的太守级官员。原指官居三台、太守的人,泛指达官显宦。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:“足下三台五马,宦成之后,亟宜白首同归,早践结邻之约。”△用于高级官员。→三槐九棘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青山绿水青色的山,绿色的水。形容秀丽的景色。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下:“在夷陵,青山绿水,日在目前,无复俗累。”贺敬之桂林山水歌:“是山城呵,是水城?都在青山绿水中。” 并列 青色的山,绿色的水。形容充满生机的、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