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思礼案怎么写好看:
刘思礼案历史词典解释
武周时的一桩著名冤案。又称三十六家海内名士案。神功元年(公元697年),箕州刺史刘思礼与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,暗结朝士,阴谋作乱。明堂尉吉顼闻其谋,报告来俊臣。武则天使河内王武懿宗审理此案。武懿宗令刘思礼交待其党徙,许免其死。刘思礼则诬告在朝之士,制造假6*证,凡平时稍有牢骚者皆引之。于是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李元素,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孙元亨,知天官侍郎事石抱忠、刘奇,给事中周譒、泾州刺史王勔,监察御史王助等三十六家海内名士皆受株连,下狱被杀,亲朋连坐者千余人。
词语分解:
- 刘的解释 刘 (劉) liú 姓
- 礼案的解释 旧时官府处理公事作出裁决时所设置的桌子。新唐书·百官志:“﹝节度使﹞视事之日,设礼案,高尺有二寸,方八尺。”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四折:“ 陶伯常 云:‘既然从良改正,着礼案上除了名字,将 素兰 配与 玉壶 为夫人。’”
历史事件推荐:袁晁起义
唐代宗时期浙江地区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。安史乱后,北方州县多被战火,萧条残破。国家财赋所出,江淮居多。宝应元年公元762年,租庸使元载按户向江淮一带人民追征天宝末年以来租调,见百姓有粟者,即发兵围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