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兵曹参军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三国魏公府及位从公开府者有兵曹掾,掌兵事。西晋亦设。司马睿(东晋元帝)为镇东大将军,分兵曹置中兵、外兵参军,中兵曹典掌近卫亲兵,其余兵将皆以外兵参军主之。南北朝沿置,为幕府僚属,凡公府、位从公开府者、将军都督府及州刺史府等多有之,其品秩依府主地位高低而有不同,一般在五至九品之间。
词语分解:
- 外兵的解释 官名。 三国 魏 置。又分左外兵,右外兵。左外兵掌 河 南及 潼关 以东诸州;右外兵掌 河 北及 潼关 以西诸州。宋书·百官志上:“ 魏 世有吏部、左民、客曹、五兵、度支五曹尚书……五兵尚书领中兵、外兵二曹,昔有骑兵、别兵、都兵,故谓之五兵。”参阅通典·职官五。
- 参军的解释 中国古代诸王及将帅的幕僚,官名言未毕,参军马谡曰:“某愿往。”——三国演义
历史知识推荐:胡威
?—280 西晋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人,字伯武唐避讳改虎为武,一名貔。与父胡质俱以清慎著称。始拜侍御史,后出任徐州刺史。累迁监豫州诸军事、右将军、豫州刺史。入为尚书,加奉车都尉,尝谏时政之宽,以为“肃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