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面属国官历史词典解释
辽北面官类名。辽境内,除契丹、奚各部外,尚有许多从属于契丹的部族,大者称属国,小者称部族。属国有大王、于越、左右相等官,部族则有节度使,统称属国官。一般以本族人为之,有时亦用契丹人统领。
词语分解:
- 北面的解释 古代君主面朝南坐,臣子朝见君主则面朝北,所以对人称臣称为北面北面而事之。——资治通鉴
- 国官的解释 藩王的属官。南史·沉约传:“﹝ 沉璞 ﹞初除 南平王 左常侍, 文帝 引见,谓之曰:‘……今日之授,意在不薄。王家之事,一以相委。勿以国官乖清涂为罔罔也。’”隋书·百官志下:“诸王置国官。”资治通鉴·陈宣帝太建十二年:“ 亮 国官 茹宽 知其谋,先告 孝宽 。” 胡三省 注:“诸国公各有国官。” 宋 陆游 蜡弹省札:“天申、会庆节,止遣国官一员将命。”
历史知识推荐:齐学
经学流派之一。指西汉初齐今山东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,为战国时齐地,汉仍沿称人传经之学。因传尚书之伏生,传诗之辕固生,传公羊春秋之公羊寿等,均系齐人,故名。其学受阴阳家学说影响,多以五行生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