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公子养士历史词典解释
战国时,齐有孟尝君田文,赵有平原君赵胜,魏有信陵君魏无忌,楚有春申君黄歇,都是贵族公子。他们担任将相,辅国持权,争相养士。孟尝君、春申君各有食客或宾客三千余人,信陵君有食客三千人,平原君亦有宾客数千人。他们所招宾客,流品庞杂,只要有一技之长, 便可被罗致,其中既有罪犯、奸人、赌徒,屠夫以及鸡鸣狗盗之徒,又有著名学者。如平原君门下善于“坚白之辩”的辩者公孙龙等。这些食客或宾客往往为主人出谋划策或四处游说,也有的为主人著书立说, 如《魏公子兵法》即是信陵君的宾客献给信陵君的兵法书。
词语分解:
- 养士的解释 1.谓设置上士、中士、下士之官。礼记·王制:“是故公家不畜刑人,大夫弗养士。”2.培养人才。汉书·贾山传:“地之美者善养禾,君之美者善养士。” 唐 陆贽 冬至大礼大赦制:“将务选士之道,必精养士之方。” 明 王琼 双溪杂记:“ 洪武 初,天下学校养士,岁贡一人。”3.谓收罗、供养贤才。 汉 赵晔 吴越春秋·勾践阴谋外传:“幸蒙诸大夫之策,得返国修政,富民养士。” 五代 刘洞 石城怀古诗:“
历史事件推荐:善后大借款
袁世凯为**国6*民6*党筹措军费并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而向外国银行团的大量借款。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,处心积虑建立独6*裁统治。他为了对付国6*民6*党在国会选举中的胜利,于1913年3月派人暗6*杀了宋教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