绥民校尉怎么写好看:
绥民校尉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,东汉末年刘表置,掌领兵征伐或驻守。见《隶释·熊某本碑》。
官名。东汉末刘表为荆州牧时置,以熊某任之,见《隶释》一一《绥民校尉熊君碑》。
词语分解:
- 绥的解释 绥 (綏) suí 安抚:绥抚
- 校尉的解释 军职名。据史记, 秦 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。项羽本纪载: 项梁 “部署 吴中 豪杰为校尉、候、司马。”又张耳陈馀列传载: 陈胜 “以 张耳 、 陈餘 为左右校尉。” 汉 代始建为常职,其地位略次于将军,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。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,亦有称校尉者。 隋 唐 以后迄 清 为武散官之号,地位逐渐降低。 明 清 之际也称卫士为校尉,其地位尤低。参阅通典·职官十六、续通典·职官十六
历史官职推荐:龙图阁
宋朝阁名。真宗咸平元年998建。初收藏太宗、真宗御书、御制文集及典籍、图画、宝瑞之物,以及宗正寺所进属籍、世谱。后真宗御书、御制文集移置天章阁。景德元年1004置龙图阁待制,四年置龙图阁直学士,大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