潼关卫怎么写好看:
潼关卫历史词典解释
明洪武九年 (1376) 置,属河南都司。治所在潼关 (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港口镇)。永乐六年(1408) 直隶中军都督府。清雍正四年 (1726) 改置潼关县。
明洪武九年(1376年)置,治潼关(今陕西潼关县东北、黄河南岸)。清雍正四年(1726年)改置潼关县。
词语分解:
- 潼关的解释 关隘名。古称 桃林塞 。 东汉 时设 潼关 ,故址在今 陕西省 潼关县 东南,处 陕西 、 山西 、 河南 三省要冲,素称险要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·河水四:“ 河 在 关 内,南流,潼激关山,因谓之 潼关 。” 唐 杜甫 北征诗:“ 潼关 百万师,往者散何卒。”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:“只要明天从 潼关 附近冲过去,到了 河南 ,官兵就再也包围不住咱们啦。”
- 卫的字典解释 卫 (衛) wèi 保护,防护:保卫
历史地名推荐:建忠县
南朝宋置,属宋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北。北周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