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尚书左丞 |
释义 | 尚书左丞历史知识 尚书左丞怎么写好看:尚书左丞历史词典解释官名。东汉始置,为尚书台佐贰官,居尚书右丞上,秩四百石。总领尚书台庶务,主管吏民章奏及台内小吏。魏、晋、南朝为尚书省佐官,位次尚书,与右丞共掌尚书都省庶务,率诸都令史监督稽核诸尚书曹、郎曹政务,督录近道州郡文书章奏;监察纠弹尚书令、仆射、尚书等文武百官,号称“监司”;分管宗庙祠祀、朝仪礼制、选授官吏等文书奏事,职权甚重。八座以下,侧目惮之。魏、晋、宋六品,梁九班,陈四品、六百石。北魏略同,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四品上,二十三年改从四品上。北齐从四品上,凡三师以下百官皆得弹劾,监察本省诸官,监督吏部、考工、主爵、殿中、仪曹、三公、祠部、主客、左右中兵、左右外兵、都官、二千石、度支、左右户诸郎曹政务。隋、唐通判都省事,监察省内,领内司郎中、员外郎,监督稽核吏、户、礼三部十二司。隋从四品,唐初正四品上,永昌元年(689)升正三品上,如意元年(692)复改正四品上。又,隋行台尚书省亦置,视从四品。唐罢尚书令,玄宗开元以后仆射、尚书亦渐成名誉职务,尚书省政务实由左、右丞主持,实权反在仆射之上。诏敕经门下省审查后,须经左、右丞复审,有权封驳。或有加“同平章事”衔成为宰相、入政事堂议政者。五代因之。后梁开平二年(908)改左司侍郎,后唐同光元年(923)复旧,长兴元年(930)改正四品。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,不预省务,元丰改制后,升为正二品,位列执政,为宰相副贰,居六部尚书上,参议大政,与左、右仆射合治省事。南宋省。辽为南面朝官。金、元亦为执政,佐宰相治省事,正二品。时行台尚书省、行尚书省亦置,位居右丞下。后尚书省并入中书省,遂废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戚纶954—1021 北宋宋州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人,字仲言。戚同文次子。太平兴国进士。累迁大理评事,知永嘉县。景德元年1004,设龙图阁待制,他和杜镐并为此职,人以为荣。久为州县官,留心吏治,屡被召对,多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