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和节怎么写好看:
中和节书法图片
中和节历史词典解释
唐贞元五年(789)置。德宗因以前上巳日(三月上旬的巳日)大宴集,每与寒食节同时,乃准李泌请,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。时文武百僚进农书,献农种,王公戚里上春服,士庶间以刀尺相遗。村社作中和酒,祭句芒神,祈年谷。聚会宴乐,名为飨句芒。次年,始令进武后所撰《兆人本业记》,司农献黍粟种各一斗,以示务本崇农。
词语分解:
- 中和节的解释 唐德宗 贞元 五年,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,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。是日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互相赠送,称为献生子。里闾酿宜春酒,以祭 勾芒神 ,祈求丰年。百官进农书,表示务本。见新唐书·李泌传。 宋 杨万里 二月一日郡圃寻春诗:“中和节里半春天,一拂清寒半点暄。”
- 中和的解释 1 ∶使中和用酸中和碱2 ∶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,失去各自的性质酸碱中和
- 节的字典解释 节 (節) jié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:竹节
历史知识推荐:悯忠草
书名。清严正基撰。严氏咸丰元年1851在广西任督办总理粮台,参与镇压太平军。是书收录作者悼诗一百零二首,所悼者皆为与太平军、捻军和回民起义军作战死亡之清方官员,如乌兰泰、张国樑、江忠源、和春等,每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