壮士解腕怎么写好看:
壮士解腕书法图片
壮士解腕历史词典解释
《三国志.魏书.陈泰传》:“古人有言:‘蝮蛇螫手,壮士解其腕。”亦作“壮士断腕。”
蝮蛇有剧毒,手被咬破能致人于死命。故有胆量的人一旦被蛇咬伤了手,立即断腕,以免毒素漫延全身。后用以比喻在紧要关头,能当机立断。
唐.窦皋《述书赋》下:“君子弃瑕以拔材,壮士断腕以全质。”
主谓 勇士截去自己的手腕。比喻在紧要关头,当机立断,为了成功或保全大局而作出重大的牺牲。语本《魏书·陈泰传》:“古人有言:‘蝮蛇螫手,壮士解其腕。’”唐·窦臮《述书赋下》:“君子弃瑕以拔材,壮士解腕以全质。”△褒义。多描写危急时的果断行为。也作“壮士断腕”。
词语分解:
- 壮士的解释 勇士,心雄胆壮的人;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壮士十年归。——乐府麻集·木兰诗壮士不死。——史记·陈涉世家田横齐之壮士。——资治通鉴壮士从之。——资治通鉴·唐纪
- 解腕的解释 断腕。宋书·何尚之传:“螫毒在手,解腕求存。” 唐 陆龟蒙 别离曲:“蝮蛇一螫手,壮士疾解腕。” 陈蜕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:“解腕从来称壮士,断头尚且有将军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巴人调
文选卷四十五战国楚.宋玉对楚王问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下里巴人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。”下里巴人系古代民间歌谣,后即以巴人调为民歌的通称。后人用此典含有对民间通俗文化的贬意,或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。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