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庶人 |
释义 | 庶人历史知识 庶人怎么写好看:
庶人历史词典解释又称庶民。(1)农业劳动者。承担各种劳役。《诗·大雅·灵台》:“经始灵台,经之营之,庶民攻之,不日成之。”《国语·周语》记周王耕种藉田,而“庶民终于千亩”。《管子·君臣上》:“务四支之力,修耕农之业以待令者,庶人也。”《墨子·天志上》:“庶人竭力从事。”西周金文中可见王赐贵族以庶人,如《大盂鼎》记王赐盂“人鬲自(御)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”。(2)泛指无官爵的平民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。”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在国曰市井之臣,在野曰草莽之臣,皆谓庶人。”《荀子·王制》:“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,不能属于礼义,则归之庶人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征阶北魏优给随军出征而不直接参加战斗之文、武官员的官阶。太和二十二年498,诏从征武直之官进位三阶,文官二阶,外官一阶。其后建义元年528诏从四品以下从征者不得优阶,正四品者优一阶。军级从三品以上从征者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