搢绅处历史词典解释
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。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设,掌管进呈月折、循环簿、四季搢绅录。设经承以办理事务。
词语分解:
- 搢绅的解释 插笏于绅。绅,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。周礼·春官·典瑞“王晋大圭”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:“晋读为搢绅之搢,谓插於绅带之间,若带剑也。”资治通鉴·汉武帝元封元年:“乙卯,令侍中儒者皮弁搢绅,射牛行事,封 泰山 下东方。”后用为官宦或儒者的代称。东观汉记·明帝纪:“是时学者尤盛,冠带搢绅,游雍而观化者,以亿万计。” 唐 权德舆 知非诗:“名教自可乐,搢绅贵行道。” 清 昭槤 啸亭
- 处的字典解释 处 (處) chǔ 居住:穴居野处
历史官职推荐:银艾
银印青绶的别称,汉朝指秩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吏。艾:艾草,用其染青色,故用艾代指青色的印带。后汉书·张奂传:“吾前后仕进,十要(腰)银艾。”注:“银印绿绶(即青绶)也,以艾草染之,故曰艾也。”参看“银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