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安典船校尉历史词典解释
三国吴置,属建安郡。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。西晋太康三年 (282) 改置原丰县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 晋安太守: “原丰令,晋武帝太康三年,省建安典船校尉立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29福州:“吴于此立曲 (典) 郍都尉,主谪徙之人作船于此。”
三国吴设,治今福建省福州市。西晋太康三年(282年)废,改置原丰县。
词语分解:
- 建安的解释 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—219年汉末 建安中。——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
- 校尉的解释 军职名。据史记, 秦 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。项羽本纪载: 项梁 “部署 吴中 豪杰为校尉、候、司马。”又张耳陈馀列传载: 陈胜 “以 张耳 、 陈餘 为左右校尉。” 汉 代始建为常职,其地位略次于将军,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。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,亦有称校尉者。 隋 唐 以后迄 清 为武散官之号,地位逐渐降低。 明 清 之际也称卫士为校尉,其地位尤低。参阅通典·职官十六、续通典·职官十六
历史地名推荐:西上崮
村名。在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西北部、寨里河西岸。属大王庄镇。人口 1060。据原村中关帝庙碑记载,明万历年间徐姓由泰安市郊区徐家汶迁此建村,因东邻上崮,故名西上崮。有花岗石厂。有公路通莱城。村南有战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