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梁武陵王 |
释义 | 梁武陵王历史知识 梁武陵王怎么写好看:梁武陵王历史词典解释508—553即萧纪。南朝梁皇帝。公元551—553年在位。字世洵,别字大智。武帝第八子。天监十三年(514),封武陵王。大同三年(537),为益州刺史。在州南开建宁、越巂,西通资陵、吐谷浑,内修耕桑盐铁之功,外通商贾远方之利,故财用丰饶,器甲殷积。太清三年(549),侯景陷台城(在今江苏南京)后,遣世子圆照领精兵三万,受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节度讨景。绎命圆照屯白帝(在今重庆巫山)。武帝死讯至蜀,遂统兵将发,绎又阻之。大宝三年(552)四月,遂称帝于蜀,改元天正。旋即率师东下,道中闻景已平,乃欲荡平江陵(今湖北荆州)。次年进次西陵(今湖北宜都),而成都为西魏攻破,遂为绎所败,死之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李幼滋亦作李幼孜。明湖广应城今属湖北人,字元澍,号义河。嘉靖进士,授行人。万历初历大理寺卿,迁户部侍郎。五年1577张居正丧父,倡“夺情”之说以媚之,得进工部尚书。七年致仕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