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好两歹怎么写好看:
三好两歹书法图片
三好两歹历史词典解释
谓时好时病。形容体弱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四回:“虔婆道:‘也常时三好两歹的。’”
并列 指人的身体时好时坏。《儒林外史》54回:“也常时三好两歹的。”△用于偶发性事件。↔三差两错。 也作“三好二怯”。
词语分解:
- 三好的解释 三种爱好。 汉 扬雄 法言·修身:“天下有三好:众人好己从,贤人好己正,圣人好己师。”南史·萧琛传:“ 琛 常言,少壮三好:音律、书、酒。年长以来,二事都废,惟书籍不衰。”三个方面都好。多指学生的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。 郭沫若 青年与春天诗:“春天在向青年微笑,欢迎呀,优秀的学生三好!” 纪朵 北京的声音:“我的哥哥是个三好学生,身体很棒,一肚子学问。”
- 歹的解释 歹 dǎi 不好、坏、恶:歹人
历史典故推荐:以礼相待
用应有的礼节加以接待。水浒传第八6*九回:“赵枢密留住褚坚,以礼相待。”人民日报1965.7.28:“跑到海外的,凡是愿意回来,我们都欢迎。他们回来,我们都以礼相待。” 偏正 用礼貌对待别人。朱苏进、胡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