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部民怎么写好看:
六部民历史词典解释
北魏初年保持部落制度之牧民。明元帝泰常二年(417)夏,置天、地、东、南、西、北等六部大人官以统之。六年,规定凡六部民羊满百口者,输戎马一匹。
词语分解:
- 六部的解释 隋 唐 至 清 ,中央行政机构分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。 秦 汉 之中央行政为九卿所分掌。 魏 晋 以后,由尚书分曹治事,曹便渐变为后来的部。 隋 初于尚书省立吏、祠、度支、左户、都官、五兵六部。 唐 改祠部为礼部,度支为户部,左户为工部,都官为刑部,五兵为兵部,统归尚书省管辖。 宋 沿袭未改。 元 六部归中书省管辖。 明 废中书省,六部独立,直接对皇帝负责,相沿至 清 末。
- 民的字典解释 民 mín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:人民
历史知识推荐:胜朝殉扬录
书名。清刘宝楠辑。三卷。明末,史可法在扬州抗清牺牲,同时殉难者颇多。道光十八年1838刘氏应扬州地方官之命,搜集正史及地方文献、野史稗乘中有关资料,考核史公祠之应从祀者,忠义节孝祠之应补祀者,共载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