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洛怎么写好看:
上洛历史词典解释
亦作上雒。春秋时晋邑。即今陕西商州市。《左传》:哀公四年(前491),楚“司马起丰、析与狄戎, 以临上雒”。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楚、魏战于陉山,魏许秦以上洛。”皆此。西汉置上雒县。
又作上雒。西周至战国邑名。在洛(雒)水上,故名。在今陕西省洛南县东南,一说即今陕西省商洛市。周夷王时淮夷来犯,“王令敔追御于上洛、谷,至于伊”(《簋》)。《左传》哀公四年(前491年):楚“司马起丰、析与狄戎,以临上雒”。
词语分解:
- 上的字典解释 上 shàng 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
- 洛的字典解释 洛 luò 〔洛河〕水名,在中国陕西省
历史地名推荐:芳桥镇
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北三十里芳桥镇。清光绪宜兴荆溪县志全境图:东北有芳桥。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:宜兴县东北有“芳桥镇”。 在江苏省宜兴市东部、横塘河西岸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芳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