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学渊源记历史词典解释
书名。原名《国朝宋学渊源记》。清江藩撰。三卷。分南学、北学各一卷,附记一卷。记述清初迄嘉庆间研治宋学之学者的学术思想、渊源关系,列为传记。主要记述“或处下位,或伏田间”的学者,对史籍有传或“从祀孔庙”者,如汤斌、陆陇其等,均略而不载。书中指责宋儒对汉儒“妄肆诋诃”,是“数典而忘其祖”(卷上),但所记简略,且夹杂偏见,表现出作者对汉儒之学笃信墨守。收入道光九年(1829)刊本《江氏丛书》。
词语分解:
- 宋学的解释 主要指 宋 儒理学,同汉学相对。汉学专重训诂,宋学以义理为主,亦称理学。宋史为 周敦颐 、 程颐 、 朱熹 等人特立道学传,故又称道学。后来 元 、 明 、 清 的理学也称宋学。宋学以“理”为天地万物的本源,以三纲五常为核心,虽标榜 孔 孟 之道,但亦参以佛、道之说。其代表人物有 周敦颐 、 程颐 、 程颢 、 朱熹 、 陆九渊 等。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:“平心而论, 王弼
历史知识推荐:不忽木
1255—1300 又译不灰木、卜忽木。元康里部人,一名时用,字用臣。忽必烈侍从燕真子。师事王恂、许衡。仕世祖、成宗两朝,历任中书平章政事、昭文馆大学士、加平章军国事,行御史中丞事。主张兴学校,习儒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