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镇江市 |
释义 | 镇江市历史地名 镇江市怎么写好看:镇江市书法图片 镇江市历史词典解释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镇江县城区析置,隶苏南行署区。治所即今江苏镇江市。1952年划属江苏省。 别称朱方、谷阳、京口。在江苏省南部,北濒长江,南连太湖平原。面积3843平方千米(市辖区1083平方千米)。人口267万(市辖区64.3万)。辖京口、润州、丹徒3区,代管丹阳、扬中、句容3县级市。市人民政府驻京口。春秋时名朱方。战国时改谷阳。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年)置丹徒县,治今市东丹徒。东汉建安十四年至十六年(209—211),孙权自吴徙都于今镇江市区,号曰京城,也名京口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《尔雅》云:绝高为京。其城因山为垒,缘江为境,因谓之京口。”东晋永和中侨置东海郡于京口。南朝宋元嘉八年(431年)又置南徐州。梁改南东海郡为南兰陵郡。陈复为南东海郡。隋移延陵县于此,废南徐州,南东海郡,又省丹徒县入延陵县。开皇十五年(595年)置润州。大业初废州,属江都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复置润州,又改延陵县为丹徒县。建中初置镇海军节度使。北宋开宝八年(975年)改军号为镇江军,镇江之名自此始。政和三年(1113年)升为镇江府,属两浙路。南宋属两浙西路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为镇江路,属江浙行省。至正十六年(1356年)朱元璋克镇江置江淮府,寻改镇江府。清仍之。1912年废府存丹徒县。1928年改为镇江县。1929—1949年为江苏省省会。1949年析城区置镇江市,属苏南行署区镇江专区。1952年属江苏省镇江专区。1958年7月,丹徒县并入。同年9月镇江专区改为常州专区,镇江市属常州专区。1959年复名镇江专区,仍驻镇江。1962年镇江市、丹徒县复分设。1970年镇江专区改镇江地区。1983年撤销镇江地区,改设地级镇江市;原镇江地区所属丹阳、扬中、丹徒、句容四县划入。1987年丹阳县改市,1994年扬中县改市,1995年句容改市,2002年丹徒县改区。地处宁镇山脉东端、长江下游南岸。长江和京杭运河等流经。属北亚6*热带湿润气候。市郊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油菜籽等,为省蚕茧、茶叶重点产地之一。特产刀鱼、鲥鱼、鳗鱼、鱼、河豚鱼等。矿产有铁、铜、锌、石灰石、白云石、大理石等。工业有发电、电子、采矿、建材、化学、造纸、冶金、造船、酿造等。为长江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省电力、机械、轻工工业基地。京沪铁路、沪宁高速公路、312国道横贯东西。市北建有润扬长江大桥。有江苏大学、镇江船舶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名胜古迹有镇江“三山”(金山、焦山、北固山)和南郊风景名胜区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地名推荐:苏山岛在今山东荣成市西南黄海中。旧名苏门岛。清光绪文登县志卷1:“苏门岛一名苏山岛,在城东南海中,北距铁槎山四十里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