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云顶山 |
释义 | 云顶山历史地名 云顶山怎么写好看:云顶山历史词典解释亦名石城山、紫云山、慈云山。在今四川金堂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76金水县:云顶山“旧名石城山,其状如城,在县西一十五里。顶上平一十亩。有神泉方丈,澄清如照,云霞兴映,唐天宝六载改为云顶山”。山上有云顶山寺,雄伟壮观。南宋淳祐初于山上建城,为抗蒙元重要山城之一。《元史·宪宗纪》:八年(1258),纽璘“进攻云顶山,守将姚某等以众相继来降”即此。今辟为云顶石城风景区。 在四川省金堂县城东南。属龙泉山中段。本名石城山,又称紫云山,唐天宝六载(747年)改名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淳祐三年(1243年),余玠帅蜀,城此为利州兵屯所;宝祐六年(1258年),蒙古将耨埒进围云顶城,即此。海拔968米。上有慈云寺,始建于南朝齐、梁,为川西佛教名山。现存建筑均系清重建。殿内壁上保存有佛、菩萨等彩色壁画。南宋末年曾建营垒屯兵,今存遗址。东麓有沱江小三峡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地名推荐:堵河汉水上游支流。在湖北省西北部。上源跨川、渝、陕两省一市,有西、南两支,西支为汇湾河,南支称官渡河,两支在湖北省竹山县两河口镇汇合,始称堵河。向东北流经竹山、房县、郧县、十堰等县市,在郧县堵河口注入汉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