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谴告 |
释义 | 谴告历史知识 谴告怎么写好看:
谴告历史词典解释①西汉董仲舒用语。指天对统治者的过失用自然灾异进行谴责、警告。《春秋繁露·必仁且智》:“凡灾异之本,尽生于国家之失。国家之失,乃始萌芽,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。”君主若行暴6*政而不省悟,天必先出水旱之类灾害以警告。仍不知改,乃以日蚀、地震等怪异以警骇之。进而,天就要下石雨或用春凋秋荣等类严重的灾害,予以惩罚。是为董仲舒“天人感应”论的重要论点。②《论衡》篇名。作者依据天道自然无为的观点,对汉代流行的“天人感应”之“谴告”说进行批判。认为“黄老之家,论说天道,得其实矣”。而儒者“天人感应”的灾异之说“不信圣人之言,……求索上天之意,何其远哉!”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志贺惠隐日本遣隋学问僧。大业四年608,推古十六年随遣隋使小野妹子使舶入隋,留居中土三十二年。贞观十三年639,舒明十一年归国。次年,在大斋会上讲无量寿经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