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抚所怎么写好看:
镇抚所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元代左右前后中卫,诸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和部分万户府皆置镇抚所,其官为镇抚,掌安抚镇压。见《元史·百官二》。
官署名。元代右、中、左、前、后五卫及武卫,隆镇,右、左都卫等均置镇抚所,其主官为镇抚,掌刑狱等事。
词语分解:
- 镇抚的解释 1.安抚。左传·昭公十五年:“诸侯之封也,皆受明器以镇抚其社稷。”史记·淮阴侯列传:“因请立 张耳 为 赵王 ,以镇抚其国, 汉王 许之。”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·慕贤:“ 张延雋 之为 晋州 行臺左丞,匡维主将,镇抚疆埸,储积器用,爱活黎民,隐若敌国矣。”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·事始:“ 薛铁山 死,州民无主,虑不逞者为变。故 罕之 ( 李罕之 )专命镇抚,取王裁旨。” 沉从文 从文自传·
- 所的字典解释 所 suǒ 处,地方:住所
历史官职推荐:太子仆丞
官名。秦、汉为太子仆佐官。三国魏、蜀沿置。南朝梁亦置。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从八品下。北齐置为太子仆寺次官,从八品下。隋、唐皆置,各一员,隋朝为从八品下,唐朝为从七品上,皆掌判寺事,掌东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