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天官府 |
释义 | 天官府历史知识 天官府怎么写好看:天官府历史词典解释官署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为六府之首。以大冢宰卿为长官,设小冢宰上大夫、天官府都上士佐其职,掌管宫廷供奉、侍御、警卫及全国财政收支、赋役调发、百官俸给等事务。在下“五府总于天官之诏”时,成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,总管全国各项事务。领司会中大夫、宗师中大夫、左右宫伯中大夫、御正中大夫(后置上大夫)、御伯中大夫(后改纳言中大夫)、膳部中大夫、太医下大夫、太府中大夫、计部中大夫、司内上士等属官,各司其职。武帝建德二年(573),省六府诸司中大夫,府置四司,以下大夫为长官。宣帝即位后复旧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集贤院学士官名。唐开元十三年725置,以授丞相与其他侍从官,使掌修书之事。大历中,改为集贤殿学士。五代时,与集贤殿学士并置。宋初置集贤院为三馆之一,遂定置集贤院学士。其后,多不领本职。元丰改制罢。元祐五年10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