潼关战役怎么写好看:
潼关战役历史词典解释
金蒙间一次重要战役。正大七年(公元1130年)十一月,蒙古军为从关中入河南, 曾进攻潼关(今陕西潼关东)不克,退兵。正大八年正月,蒙古军突破小潼关(今陕西潼关县境),进入河南,攻占卢氏(今河南卢氏)、朱阳(今河南灵宝西南)等地。金潼关总帅纳合买住与陈和尚等合兵拒战,打退蒙古军,夺回河南失地。金遂增派完颜合达、移刺蒲阿率兵扼潼关,以防蒙古军再入河南。
词语分解:
- 潼关的解释 关隘名。古称 桃林塞 。 东汉 时设 潼关 ,故址在今 陕西省 潼关县 东南,处 陕西 、 山西 、 河南 三省要冲,素称险要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·河水四:“ 河 在 关 内,南流,潼激关山,因谓之 潼关 。” 唐 杜甫 北征诗:“ 潼关 百万师,往者散何卒。”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:“只要明天从 潼关 附近冲过去,到了 河南 ,官兵就再也包围不住咱们啦。”
- 战役的解释 完成战略目标某一阶段中各种作战的总称
历史事件推荐:长沙抢米风潮
辛亥革命前夕人民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。1909年宣统元年湖南多处发生水、旱灾害,群众生活无着,成批灾民拥向长沙就食求生。官僚、地主、奸商和外国洋行囤积居奇,哄抬米价,并偷运粮食出省谋求暴利。次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