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:

 

词条 安内攘外
释义

安内攘外

历史典故

安内攘外怎么写好看:

安内攘外怎么写好看安内攘外书法图片

安内攘外历史词典解释

攘:抗御。本是医疗名词,就药的疗效而言,安定体内病痛,抵御体外病毒的侵入。后多指国家安定内政,抵御外侮。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安内攘外之大经,富国强兵之远略。”


并列 安定内政,抗御外侮。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:“所望全国父老昆季,速筹对待国6*贼之法,安内攘外,咸系乎此。”△用于描写治国方略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安内的解释 安定内部。尉缭子·踵军令:“奉王之命,授持符节,名为顺职之吏。非顺职之吏而行者,诛之。战合表起,顺职之吏乃行,用以相参,故欲战先安内也。” 郑振铎 漩涡:“ 李先生 说, 中国 的内乱全部都是帝国主义者们在作祟,在暗地里指挥着。所以要安内必须先攘外。”
  • 攘外的解释 排除外患。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:“臣闻帝王之治,攘外必先安内。” 清 黄遵宪 大狱诗之一:“阴谋图一逞,攘外计何愚。” 郑振铎 集外·漩涡:“ 中国 的内乱全都是帝国主义者们在作祟,在暗地里指挥着。所以要安内必须先攘外。”

历史典故推荐:碧草如茵

宋·黄载昼锦堂词:“须拚醉,回首夕阳流水,碧草如茵。”

随便看

 
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 3:52: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