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兰分灭记历史词典解释
书名。近人康有为撰。七卷。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(1898.6.16)进呈。采编年体叙事,分十章。主要叙述十八世纪波兰在波乃多斯(今译波尼亚托夫斯基)当政时期,由于守旧贵族阻挠,未及时变法,结果连续三次惨遭俄、普、奥等国瓜分的历史事实。附加按语多处,联系中国实际,阐发拔擢改良志士、开设制度新局的必要性,并恳请光绪帝“日夕不忘波兰亡国之覆辙”,发愤变法,并提出具体方案。光绪帝读后深受感动,传旨奖赏。原件藏故宫博物院。
词语分解:
- 波兰的解释 中欧国家。北临波罗的海。面积3127万平方千米。人口3862万1995年。首都华沙。以平原为主。温带大陆性气候。经济较发达。工业为主要经济部门。煤储量居世界前列。世界主要煤炭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。
历史知识推荐:当直
①即值班。唐五代尚书省官每一日一人宿直,尚书都省设值班记录依次传递。内外官上班视事,下班而退,有事则直。五代后梁逐日当中书舍人及吏、兵部知印郎官、少府监及篆印文兼书写告身人吏等,轮次于中书侧近止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