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虎持鹬怎么写好看:
刺虎持鹬书法图片
刺虎持鹬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卞庄子刺虎”、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。喻待机行事,一举两得。清 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六:“臣是以反复于前代以蛮攻蛮之成效,而知刺虎持鹬,功在乘时,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。”
并列 比喻待机行事,一举两得。刺虎,战国时,陈畛说秦惠王,引卞庄子刺虎为喻,先待齐楚交战,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。见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及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。持鹬,用“鹬蚌相持”之典。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卷6:“臣是以反复于前代以蛮攻蛮之成效,而知刺虎持鹬,功在乘时。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。”△用于时机。
词语分解:
- 刺虎的解释 1.杀虎。 战国 时 陈畛 说 秦惠王 ,引 卞庄子 刺虎为喻,先待 齐 楚 交战,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。见战国策·秦策二及史记·张仪列传。后因以“刺虎”为一举两得之典实。 南朝 陈 徐陵 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:“胡羯凭陵,方踰 汾 潞 ,刺虎之势,时期 卞生 。”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:“ 席益 为参政……阳与 吕 合而阴与 徐 交也。 吕 既出而欲为刺虎之术,竟不能就而反被逐。”2.中
- 鹬的解释 鹬 (鷸) yù 鸟,羽毛茶褐色,嘴、脚都很长,趾间无蹼,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吃小鱼、小虫和贝类: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
历史典故推荐:神飞色动
形容脸上表情生动。野叟曝言一○九回:“素臣细说在外之事,说到危险处,三人魄战心惊;说到爽快处,三人神飞色动。”亦作“神动色飞”。明.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