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山璧怎么写好看:
荆山璧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指和氏璧,泛指宝玉。亦喻杰作。唐 李德裕《重忆山居.罗浮山》诗:“知君分如此,赠逾荆山璧。”宋 黄庭坚《定交诗效鲍明远体呈晁无咎》:“定交无一物,秋月以为期。执持荆山璧,要我雕琢之。”
词语分解:
- 荆山的解释 1.山名。在今 湖北省 南漳县 西部。 漳水 发源于此。山有 抱玉岩 ,传为 楚 人 卞和 得璞处。书·禹贡:“导 嶓冢 ,至于 荆山 。” 孔 传:“ 荆山 在 荆州 。”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·江水二:“禹贡:‘ 荆 及 衡阳 惟 荆州 。’盖即 荆山 之称,而制州名矣。故 楚 也。”2.山名。在今 陕西省 富平县 西南。相传 禹 铸鼎于此。书·禹贡:“导 岍 及 岐 ,至于 荆山 。”
- 璧的字典解释 璧 bì 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,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,亦可作饰物
历史典故推荐:冤家宜解不宜结
冤家:一作“冤仇”。宜:一作“可”。 谓有仇恨的双方应设法调解消除旧恨,不应继续结仇。 常用作劝解之辞。语出宋.洪迈夷坚甲志卷八:“冤可解不可结。汝昔杀我,我今杀汝,汝后世又当杀我,何时可了?可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