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署怎么写好看:
内署历史词典解释
1、官署名,汉置,属少府,其长官称内署令,秩六百石,掌内府衣物。《后汉书·殇帝纪》:“減太官、導官、尚方、内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。”注:“内署,掌内府衣物。秩皆六百石。”
2、唐、宋两朝为翰林学士院的别称。因其居处禁内又专掌内制,故有此称。《唐会要·翰林院》:“故事,三署除拜,有光署钱,以宴旧僚,内署即无此例,(陆)扆入相之日,送学士光院钱五百贯,特举新例,内署荣之。”
官署名。东汉少府所属,《后汉书·殇帝纪》载:“其减太官、导官、尚方、内署诸服御珍膳、靡丽难成之物。”注:“内署,掌内府衣物。”
词语分解:
- 内署的解释 1.掌内府衣物的官署。后汉书·殇帝纪:“其减太官、导官、尚方、内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。” 李贤 注:“内署,掌内府衣物。”2.指翰林院。因院设宫禁之内,故称。 唐 康骈 剧谈录·宣宗夜召翰林学士:“ 令狐相国 自 吴兴 郡守授司勋郎中,未居内署,初与学士候对,便以为有宰辅之才。” 宋 欧阳修 谢对衣金带鞍辔马状:“神都繁浩,常惧於旷官;内署凝严,遽叨於厕职。”
- 内的字典解释 内 nèi 里面,与“外”相对:内部
- 署的字典解释 署 shǔ 办理公务的机关:专署
历史官职推荐:朝请郎
官名。隋文帝开皇三年583 始置,为散官八郎之一,正七品上。炀帝大业三年607 罢。唐朝置为文散官,正七品上。侯爵出身多由此叙阶。北宋沿置。神宗元丰三年 1080 废文散官,改为新寄禄官,正七品,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