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含垢纳污 |
释义 | 含垢纳污历史典故 含垢纳污怎么写好看:
含垢纳污历史词典解释同“纳污藏疾”。宋 苏轼《辩试馆职策问札子》之二:“及事神宗,蒙召访问,退而上书数万言,大抵皆劝神宗含垢纳污,屈己以裕人也。” 并列 包容污垢,宽容污秽。语本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。”宋·苏轼《辩试馆职策问札子》之二:“及事神宗,蒙召对访问,退而上书数万言,大抵皆劝神宗忠恕仁厚,含垢纳污,屈己以裕人也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人的品性方面。→含垢匿瑕 含垢藏疾 含垢弃瑕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盐梅之寄源见“盐梅和鼎”。喻指可托付重任。隋书.刘昉郑译等传论:“暨夫帝迁明德,义非简在,盐梅之寄,自有攸归。” 偏正 喻指可寄以重任。语本尚书·说命下:“若作和羹,尔惟盐梅。”孔传:“盐咸梅醋,羹须咸醋以和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