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浩怎么写好看:
荆浩书法图片
荆浩历史词典解释
五代后梁沁水(今属山西)人,一作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,字浩然。博通经史,善诗文。隐居太行山之洪谷,自号洪谷子。工山水画,作云中山顶,颇有峻厚气势。自称兼取吴道子用笔、项容用墨之长,创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,为一时之冠。与董源、关仝、巨然同为四大名家,关仝、范宽等并师事之。所作山水画列为神品。著有《笔法记》一卷,又称《山水诀》,提出气、韵、思、景、笔、墨“六要”之说,对后世颇多影响。存世《匡庐图》摹本,图录于《故宫名画三百种》。
词语分解:
- 荆浩的解释 五代后梁画家。字浩然,沁水今属山西人。唐末隐居太行山之洪谷,自号洪谷子。善画山水,曾说吴道子有笔而无墨,项容有墨而无笔,当采二家之长以自成一体。将皴法与水晕墨章的画法推向成熟。著有笔法记。有匡庐图存世。
- 荆的字典解释 荆 jīng 落叶灌木,叶有长柄,掌状分裂,开蓝紫色小花,枝条可编筐篮等(亦称“楚”):紫荆
- 浩的字典解释 浩 hào 水大,引申为大和多:浩大
历史知识推荐:清文献通考
书名。清嵇璜等奉敕撰。三百卷。记清代前中期行政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的资料汇编。初与续文献通考共为一编,以续马端临文献通考。后将清初至乾隆年间一段分开,依类编纂,别自为书。以乾隆五十年1785为断限,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