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后(後)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唐代节度使或出征,或入朝,或死而未有代者,皆置知留后事。其后,遂以留后为称,亦名节度留后。宋代以其为承宣使。亦作为节度观察留后简称。
词语分解:
- 留后的解释 1.官职名。犹留守、留台。帝王离京留在京师总摄政事之官。北齐书·鲜宇世荣传:“﹝ 武平 ﹞七年, 后主 幸 晋阳 ,令 世荣 以本官判尚书右僕射事,贰右 北平王 北宫留后。”北史·齐北平王贞传:“位 司州 牧、京畿大都督、兼尚书令、録尚书事。帝行幸,总留臺事。积年,后主以 贞 长大,渐忌之……令 冯士干 劾,繫 贞 於狱,夺其留后权。”参见“ 留守 ”、“ 留臺 ”。2.官职名。 唐 中叶后,藩镇
历史知识推荐:乙榜
科举考试用语。明清用以称考中举人者。见“一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