汾阴鼎怎么写好看:
汾阴鼎书法图片
汾阴鼎历史词典解释
同“汾鼎”。唐 岑参《故仆射斐公挽歌》之二:“气歇汾阴鼎,魂飞京兆阡。”
词语分解:
- 汾阴鼎的解释 即 汾 鼎。 唐 岑参 故仆射裴公挽歌之二:“气歇 汾阴 鼎,魂飞 京兆 阡。”参见“ 汾鼎 ”。
- 汾阴的解释 地名。在今 山西省 万荣县 境内。因在 汾水 之南而名。 汉武帝 时曾于此得宝鼎。 战国 时属 魏 , 汉 始建县。 唐 开元 十年改名 宝鼎县 , 宋 改 荣和县 , 元 明 清 因之。竹书纪年卷下:“ 周威烈王 十七年 魏文侯 伐 秦 至 郑 ,还筑 汾阴 、 郃阳 。”史记·秦本纪:“﹝ 惠文君 ﹞九年渡 河 ,取 汾阴 、 皮氏 。”
- 鼎的字典解释 鼎 dǐng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两耳:铜鼎
历史典故推荐:灵威丈人
河图纬载:相传吴王 阖闾游禹山,遇灵威丈人入洞庭取禹藏书卷。唐 陆广微吴地记引洞庭山记:“洞庭有二穴,东南入洞,幽邃莫测。昔阖闾使灵威丈人寻洞,秉烛昼夜而行,继七十日,不穷而返。启王曰:‘初入,洞口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