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察哈尔八旗 |
释义 | 察哈尔八旗历史知识 察哈尔八旗历史词典解释清康熙十四年(1675),原安插在义州内外的察哈尔部长额哲之侄布尔尼,拥众反清,平定后,余众被徙置宣化大同边外,即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南部及锡林郭勒盟南部,并与来降之喀尔喀、厄鲁特等部众合编为察哈尔左翼四旗:正蓝、镶白、正白、镶黄,及右翼四旗:正黄、正红、镶红、镶蓝,共八旗。由察哈尔都统直接管辖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邰一作有邰、骀,亦作斄。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。相传是周始祖后稷封国一说是姜嫄之国.至公刘皆居于此。诗·大雅·生民:“即有邰家室。”左传昭公九年前533:詹桓伯曰:“我自夏以后稷,魏、骀、芮、岐、毕,吾西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