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散怎么写好看:
黄散历史词典解释
黄门侍郎、散骑常侍等门下官员之统称。魏、晋时,散骑常侍、散骑侍郎与侍中、黄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,黄散之称由此而来。东晋时,共平奏事之制虽罢,黄散已成习用之语。
词语分解:
- 黄散的解释 1.指黄门侍郎与散骑常侍。两者同为门下省官员, 晋 以后,共掌尚书奏事,故合称黄散。晋书·陈寿传:“ 杜预 将之镇,復荐之於帝,宜补黄散。” 唐 卢照邻 释疾文:“自谓明主以令僕相待,朝廷以黄散为经。”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·官名地名从省:“ 六朝 人称黄门侍郎、散骑常侍为黄散。”2.指黄色药粉。 汉 刘向 列仙传·崔文子:“ 文 拥朱幡繫黄散,以徇人门,饮散者即愈,所活者万计。后去在
- 黄的字典解释 黄 huáng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:黄色
- 散的字典解释 散 sàn 分开,由聚集而分离:分散
历史知识推荐:萧子良
460—494 南朝齐武帝次子。字云英。宋末,任会稽太守。齐初为丹阳尹。武帝即位,封竟陵王,历南徐、南兖二州刺史,入为护军,兼司徒。镇西州。永明五年487,正位司徒。范云、萧琛、任昉、王融、萧衍、谢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