察罕章怎么写好看:
察罕章历史词典解释
又译茶罕章。元代云南地区名及族名。察罕,蒙古语,意为白;章,或说是“爨”的对音。作为族名,指居住在今云南省西北部的末些人(又译麽些、摩娑等,即唐代载籍中的磨些,今纳西族)。用作地名,大致指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州一带。元宪宗三年(1253),蒙古军征大理。次年春,征服此部,立察罕章管民官。世祖至元八年(1271),于其地立宣慰司。十三年,改为丽江路。二十二年,罢总管府,立丽江路军民宣抚司。但此后仍习用旧名,称察罕章宣抚司。
词语分解:
- 察罕的解释 蒙古语。指白颜色。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·蒙古语:“ 元 人以本国语命名,或取颜色,如察罕者,白也;哈剌者,黑也……或取数目,如朵儿别者,四也;塔木者,五也。”
- 章的字典解释 章 zhāng 歌曲诗文的段落:章节
历史知识推荐:榷酒
汉以后历代所行酒之专卖政策。又泛指管制酒业以得酒利之措施。亦称“榷酤”、“榷酒酤”、“酒榷”、“酒酤”等。秦律已有酤酒一词,但仅限于在农村禁止卖酒。专卖政策始于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,即由官府提供原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