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悝变法怎么写好看:
李悝变法历史词典解释
战国初期魏国实行的一次改革。魏文侯(前445—前396年在位)时,任用李悝为相国,主持变法。其主要内容为:经济上推行“尽地力”和“善平籴”的政策,鼓励农民精耕细作,增加产量,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,荒年以平价售出,以平粮价,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,以防灾荒。政治上实行法治,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,按“食有劳而禄有功”的原则选拔官吏。又制定《法经》,分《盗法》、《贼法》、《囚法》、《捕法》、《杂法》、《具法》六篇,以加强法制。李悝变法增强了魏国的国力,使之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。
词语分解:
- 李悝的解释 李悝前455-前395 : 战国时期政治家。魏文侯任用他为相,主持变法。废除旧贵族特权,按能力和功劳大小选拔官吏;鼓励农民精耕细作,增加产量;国家在丰年时平价购买余粮,荒年时平价出售。变法后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。他还汇集当时各国的法律编成法经,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,但已失传。
- 变法的解释 指历史上对国家法令做重大改革变法者因时而化。——吕氏春秋·察今
历史知识推荐:安雅书局世说编
报纸名。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广州创刊。日报。安雅书局主办,黎佩诗伯尹经理,朱鹤、谭荔垣、詹宪慈菊隐等主笔。设邸抄、论说、新闻、告白、行情等栏目,鼓吹新学。后改名安雅报。1918年停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