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阳城 |
释义 | 阳城历史知识 阳城怎么写好看:
阳城历史词典解释①相传为夏禹都城。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城镇。《世本》:“夏禹都阳城,避商均也。”春秋、战国郑邑。《史记·韩世家》:文侯二年(前444),“伐郑,取阳城。”后为韩阳城君封邑。秦置县。又《帝王世纪》谓在陈留浚仪县(今河南开封市);《路史》注谓在“泽之阳城”(今山西晋城市)。②(736—805)唐定州北平(今河北顺平)人,徙陕州夏县(今属山西),字亢宗。世为宦族。家贫无书,求为集贤院写书吏,窃官书苦读六载。及进士及第,乃隐居中条山,远近多从之学。贞元四年(788),宰相李泌荐为谏议大夫。为官无谏言,惟日夜痛饮,韩愈作《争臣论》讥之。十一年,陆贽遭裴延龄诬贬,内外震恐,无敢救者。乃起而上疏,极论裴延龄之奸,辨陆贽无罪。德宗将加之罪,太子(顺宗)救之得免。德宗又欲用延龄为相,他扬言将撕毁任延龄为相之制诰。贬国子司业,出为道州刺史。在州治民有方,赏罚分明,减轻赋税。时道州民身多矮,岁贡于朝,名为矮奴。他哀其生病,且愤朝廷以良为贱,上疏抗论得免,州人感之。白居易为赋新乐府《道州民》以诵之。 阳城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乡学学校名。相传为西周乡遂所设立的学校,相对于“国学”而言。礼记·学记:“古之教者,家有塾,党有庠,术有序,国有学。”郑玄注:“术当为遂,声之误也。古者仕焉而已者,归教于闾里,朝夕坐于门,门侧之堂谓之塾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