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通卡伦怎么写好看:
和通卡伦历史词典解释
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5: 布昆河 “经毕陵图淖尔南,和通卡伦北,又五十余里,入于 (额尔齐斯)河”。
词语分解:
- 和通的解释 1.调和;和畅。鬼谷子·阴符:“安静五臟,和通六腑。” 宋 李廌 师友谈纪:“四肢百骸,无不和通。”2.中和通达。韩诗外传卷三:“诗曰:‘不竞不絿,不刚不柔。’中庸和通之谓也。”3.和洽。 汉 王粲 赠士孙文始诗:“和通箎塤,比德车辅。”4.通好。后汉书·张奂传:“潜诱 乌桓 ,阴与和通,遂使斩 屠各 渠帅,袭破其众。”
- 卡伦的解释 清 代在东北、 蒙古 、 新疆 等边地要隘处设官兵了望戍守,并兼管税收等事的地方叫卡伦。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一:“ 乌鲁木齐 遣犯 刘刚 ……将出境矣,夜遇一叟,曰:‘汝逋亡者耶?前有卡伦,恐不得过。’”注:“卡伦者,戍守瞭望之地也。” 清 龚自珍 蒙古台卡志序:“卡伦:以山为卡伦,以河为卡伦,以楼望为卡伦,二十五部四 喀尔喀 如其境。” 清 昭槤 啸亭续录·御营制度:“前锋营
历史地名推荐:踅孜镇
在河南省潢川县北部、淮河南岸。面积44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踅孜,人口4690。原名郑家店,清末因街巷弯曲交错,出入迂回转踅,外人易迷失方向,人称踅孜。1954年置踅孜中心乡,19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