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兑怎么写好看:
正兑历史词典解释
即正兑米。清代漕运入京师各仓之漕粮。原额三百三十万石,内含折征。乾隆十八年(1753)实征二百七十五万余石,嘉庆十七年(1812)为二百五十六万余石,光绪十三年(1887)为二百四十七万余石。
词语分解:
- 正兑的解释 清 代运送京仓的漕粮,充八旗、三营的兵食。清会典·户部·云南清吏司:“凡粮有正兑,有改兑、有改徵、有拨运、有筹备,皆随以漕耗。”注:“漕运原定运京仓者为正兑。”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三:“岁漕五等,曰正兑。米入京仓,待八旗三营兵食之用。”
- 正的字典解释 正 zhèng 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:正午
- 兑的字典解释 兑 duì 交换:兑换(用一种货币换另一种货币)
历史知识推荐:中郡太守
官名总称。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定制,郡太守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等,中郡太守位五品。北齐郡太守亦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等,每等又有上、中、下三等,共九等。故中郡太守有中上、中中、中下三等,合称三等中郡太守。三